人民网: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2016-11-21
人民网四川木里11月11日电 (记者梁小琴)11月11日,国家清洁能源重大工程、我国第一个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项目、位于凉山州木里县境内的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该项工程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11日上午10时,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云华宣布大江截流开始,近百辆自卸车将成吨的石料抛投进主河床龙口,随着龙口逐渐收窄,最后一车石料倾入江中,大江截流顺利完成。
杨房沟水电站为雅砻江干流中游“一库七级”开发的第六级水电站,是雅砻江公司流域水电开发“四阶段”战略第三阶段继两河口水电站之后的又一关键工程。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8.6亿千瓦时。工程枢纽主要由最大坝高155米的混凝土双曲拱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等组成,电站总投资达200亿元,杨房沟水电站计划2021年投产发电,2024年工程竣工。
自上世纪末至今,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主要采取传统的单价合同模式管理,其特点是将电站按部位、功能分割为若干合同单元,按建设程序逐步招标建设。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国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雅砻江中上游水电站开发环境复杂、建设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为了控制建设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也为我国水电行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开拓出一条新路,雅砻江公司在杨房沟水电站选择了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建设管理模式,由中国水电七局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察设计院有限告诉组成设计施工总承包联合体承建。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给定总价的基础上,由总承包人设计、施工、建成移交,它与单价合同建设模式最大的区别是整体建设、总价包干,从而激发总承包人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统筹管理优势。从杨房沟水电站一年多的探索来看,总承包方积极主动掌控施工进度、成本与风险控制力更强、安全质量管理更严格、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高,达到了“降成本、补短板、提品质、增效益”的目的。杨房沟水电站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实践,开辟了国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进行建设的先河,被行业内誉为“第二次鲁布革冲击”。
据陈云华介绍,杨房沟水电站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是雅砻江公司积极探索实践项目管理创新机制的“关键之举”,雅砻江公司将继续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一体化优势,最大程度挖掘强强联合的巨大潜力,在将杨房沟水电站着力打造成为工程质量好、环境保护好、和谐共建好的标杆工程的同时,将杨房沟水电站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打造成全行业可复制的管理模式,为水电行业各方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新闻链接:
杨房沟水电站显著的综合效益
杨房沟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工程之一。该电站的建设符合我国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战略要求,对加快雅砻江水电基地建设,增加我国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杨房沟水电站电能质量优越,与上游两河口水电站联合运行后,杨房沟水电站平枯期电量达到30.9亿千瓦时,占多年平均发电量的45%,对改善四川电网枯期水电出力不足,优化四川电源结构具有较大作用,是四川乃至全国难得的优质水电电源点。
杨房沟水电站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约3.4万吨,对减轻环境污染有巨大作用。
杨房沟水电站建设对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站坝址和库区涉及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为藏族聚居区,均属四川省贫困地区。电站建设将变藏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民族地区经济造血功能,发挥出维护藏区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杨房沟水电站筹建前,无任何等级公路通往工程区,仅有简易的林场道路、通乡道路和羊肠马道可供通行,留给人们印象的只有“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和他的马班邮路故事。在杨房沟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前,经过4年多的卓绝鏖战,一条全长91.3公里的三级公路已经贯通重峦叠嶂的山脉,在打通雅砻江中游梯级电站建设瓶颈的同时,实现了深山中藏族同胞对“天路”的渴望。